大别山俯冲陆壳的再循环——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21
作者
李曙光
聂永红
肖益林
郑永飞
Emil Jagoutz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 Department for cosmuochemistry
[3] Max-Plank-Institut fr Chemie
[4] D- Mainz
[5] Germany
关键词
陆壳再循环; 超高压变质岩; 大陆玄武岩; 上地幔EMI端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与邻区新生代大陆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碰撞造山带俯冲陆壳可以再循环进入软流圈地幔,并形成上地幔的EM Ⅰ富集端元它与交代富集不相容元素的岩石圈地幔不同,具有低Rb/Ba和La/Yb的特征.位于大别山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间的嘉山具有EM Ⅰ特征的新生代大陆玄武岩可能就与大别造山带俯冲陆壳再循环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郯庐断裂带平移时代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J].
朱光 ;
徐嘉炜 ;
孙世群 .
地质论评, 1995, (05) :452-456
[2]   皖东上第三系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J].
支霞臣 ;
陈道公 ;
杨晶 .
地质学报, 1995, (02) :156-168
[3]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Ⅰ.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岩石成因及源区特征[J]. 刘丛强,解广轰,增田彰正.地球化学. 1995(01)
[4]   江苏盘石山二辉橄榄岩包体的Nd、Sr、Pb同位素特征 [J].
陈道公,支霞臣,李彬贤,王银喜,杨杰东 .
地球化学, 1994, (03) :245-253
[6]   六合—仪征第三纪大陆碱性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J].
支霞臣 .
岩石学报, 1990, (02) :30-42
[7]   山东新生代火山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J].
陈道公 ;
李彬贤 ;
张巽 ;
彭子成 .
地球化学, 1988, (03) :234-247
[8]   皖苏若干新生代火山岩的钾氩年龄和铅锶同位素特征 [J].
陈道公 ;
彭子成 .
岩石学报, 1988, (02) :3-12
[9]   山东新生代火山岩K-Ar年龄和Pb-Sr同位素特征 [J].
陈道公 ;
彭子成 .
地球化学, 1985, (04) :293-303
[10]  
壳幔演化与成岩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M]. 地震出版社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