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慕课”深度谈——访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教授

被引:37
作者
张麒 [1 ]
刘俊杰 [2 ]
任友群 [3 ,4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2] 美国哈佛大学
[3]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4] 不详
关键词
ChinaX; HarvardX; MOOC; 翻转课堂; SPOC; 模块化;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4.05.018
中图分类号
G649.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2年,哈佛大学改变了原来的政策,积极加入了"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建设大军。借参加"2014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之机,笔者之一得以与哈佛大学著名的中国历史学家包弼德(Peter K.Bol)教授深入交流。包弼德教授是哈佛大学分管教学创新的副教务长(Vice Provost for Advances in Learning),曾任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主任、查理斯·卡威尔(Charles H.Carswell)讲座教授,创立了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the Center for Geographic Analysis),并任主任。他代表哈佛大学与中国开展密切合作,主持建设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ese Historical GIS)和《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等大型数据库。包弼德教授也是edX平台ChinaX课程(2012年10月31日上线,https://www.edX.org/course/harvard—university/sw12x/china/920)的主讲教授之一。在本次访谈中,包弼德教授阐述了他如何看待哈佛大学2012午加入edX,介绍了哈佛大学为何新设副教务长;还介绍了目前HarvardX的基本情况、运行、成本以及未来发展,以及对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小规模非公开网络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尝试;最后他以ChinaX这门MOOC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分析工具对MOOC的学生数据以及课程运营情况进行分析,还对"慕课"的走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哈佛考虑提供更加碎片化的慕课[N]. 任友群.东方早报. 2014 (A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