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基于生态健康与低碳发展视角

被引:14
作者
樊鹏飞 [1 ]
梁流涛 [1 ,2 ]
陈常优 [1 ]
段朋辉 [1 ,2 ]
彭宏杰 [1 ]
郭椿阳 [1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健康; 低碳发展;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相对熵; 障碍因子;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60425.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目的]揭示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为生态健康与低碳发展视域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相对熵组合赋权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协调度测算法和障碍因子诊断法。[结果](1)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以京津为核心的"十字形"扩散态势。(2)系统协调度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显著相关,但不同城市间存在相对差异。(3)高度集约区的北京市和天津市,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与生态健康和低碳环保有关的指标上;中度集约区的秦皇岛市和唐山市,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与土地利用程度和布局相关的指标上,石家庄、邯郸和保定地区则集中在与生态健康相关的指标上;低度集约区的沧州、廊坊和邢台地区的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与生态环境和低碳投入相关的指标上,承德和衡水地区集中在与经济发展和土地投入相关的指标上;粗放利用区的张家口,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关的指标上。[结论]将生态健康与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可以较为科学全面地刻画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为今后城市土地的科学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