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地震动作用弹塑性反应谱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东升
李宏男
王国新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2]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辽宁大连
[3] 辽宁大连
关键词
地震反应; 双向地震动; 弹塑性反应谱; 强度折减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311.3 [结构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304 ; 081402 ;
摘要
在基于性能/位移抗震设计中,弹塑性反应谱在计算结构地震位移反应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考虑实际地震动的多维性和结构非线性反应空间耦合特性,研究并建立了双向地震动作用弹塑性反应谱模型,将其定义为在两个相互垂直的主轴方向上分别具有水平平动自由度,恢复力特性满足二维屈服面模型的理想弹塑性单质点系统,分别承受双向和单向地震动作用,在同一主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反应之比.给出了一种等强度折减系数的弹塑性谱.通过硬土场地10组双向地震动记录等强度折减系数谱的统计平均结果,分析了结构周期、强度折减系数和阻尼等因素对谱值及结构双向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地震动作用相对单向地震动作用主要增加结构较长周期方向的最大位移反应;若增加结构较短周期方向的设计强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双向地震动不利影响;因定义的谱为比值形式,阻尼对其影响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范立础 ;
王君杰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1, (02) :70-77
[2]  
地震工程学[M]. 地震出版社 , 胡聿贤著, 2006
[3]  
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新西兰)T.鲍雷(T.Paulay), 1999
[4]  
结构多维抗震理论与设计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李宏男著, 1998
[5]  
中国工程抗震研究四十年[M]. 地震出版社 , 魏琏等 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