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叉神经系统在颜面部针刺镇痛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实验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书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奎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万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竹吾
机构
:
[1]
遵义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遵义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遵义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遵义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来源
:
针刺研究
|
1986年
/ 01期
关键词
:
针刺镇痛;
纤维联系;
颜面部;
中缝大核;
侧脊;
D O I
:
10.13702/j.1000-0607.1986.01.00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祖国的医学实践表明,针刺头面部穴位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且可用于治疗某些疾思。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针刺颜面部穴位既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又能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头面部针刺麻醉还能作远隔部位的手术。神经解剖学记载:颜面部痛觉是由三叉神经传入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的。脊束核的尾段内可记录出“痛”细胞放电,这就更加说明三叉神经及其尾侧脊束核与颜面部痛觉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