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木材酸性染料染色性能

被引:12
作者
王春灿 [1 ]
邓邵平 [1 ]
林金国 [1 ,2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2] 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染色性能; 上染率; 色差;
D O I
10.13324/j.cnki.jfcf.2018.01.018
中图分类号
S781 [木材学];
学科分类号
082902 ;
摘要
以冻融循环预处理后的杉木木材为原料,采用酸性大红3R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通过改变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价指标,研究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染料与木材结合方式,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木材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但对色差的影响除浓度仍表现极显著外,其它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染料浓度增加、染色时间延长、染色温度升高和促染剂用量增大,上染率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木材的色差则随染料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染色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染色时间延长和促染剂用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染料与木材间通过物理吸附结合并以分子间团聚形式附着在木材管胞口、轴向管胞壁、木射线薄壁细胞等微观结构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