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环棱螺对两种常见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白秀玲
谷孝鸿
张钰
机构
[1]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环棱螺; 伊乐藻; 轮叶黑藻; 沉水植物;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环棱螺(Bellamya sp.)是太湖常见的一类软体动物.本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探讨环棱螺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 cillata Royle)和伊乐藻(Elodea nuttalli ST John)生长的影响及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处理情况下,单位质量伊乐藻增加的数量分别为:H组0.475 g,L组0.106 g,C组0.021 g,单位质量轮叶黑藻增加的数量分别为:H组0.704g,L组0.663 g,C组0.478 g.从实验前后两种沉水植物的长度和分蘖数变化来看,H组最高,L组与C组分别次之,所以不论生物量、长度还是分蘖数的变化量,与环棱螺共存的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的变化都高于对照组中两种沉水植物的变化.环棱螺新陈代谢促进水体中溶解态氮磷含量增加,三种情况下水生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都相当,由此可推测环棱螺通过新陈代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种沉水植物的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蟹过度放养对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J].
许巧情 ;
王洪铸 ;
张世萍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1) :41-46
[2]   椭圆萝卜螺对两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J].
徐新伟 ;
于丹 ;
刘春花 ;
李中强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6) :719-721
[3]   螺类与着生藻类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J].
由文辉 .
生态学杂志, 1999, (03) :55-59+75
[4]   太湖铜锈环棱螺对氮磷的降解作用 [J].
魏阳春 ;
濮培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1) :88+90+92-93
[5]   富营养浅湖水生植被重建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J].
刘保元 ;
邱东茹 ;
吴振斌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7, (04) :323-327
[6]   伊乐藻等水生高等植物的快速营养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J].
连光华 ;
张圣照 .
湖泊科学, 1996, (S1) :11-16
[7]  
高级水生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建康主编, 1999
[8]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等主编, 1990
[9]   Effects of snail grazing and nutrient release on growth of the macrophytes Ceratophyllum demersum and Elodea canadensis and the filamentous green alga Cladophora sp. [J].
Pinowska, A .
HYDROBIOLOGIA, 2002, 479 (01) :83-94
[10]  
Effects of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oxygen on th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the Midwater copepod Gaussia princeps[J] . J. J. Childress.Marine Biology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