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局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的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金善女 [1 ]
李桠 [2 ]
机构
[1]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型城镇化; 全局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5.01.004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以来大力提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但是,我国的区域性差异使各地城镇化发展不尽相同,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相对迟缓。主要从新型城镇化涵义出发,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和该区域在时序动态及空间分布上新型城镇化的演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选择河北省11个地级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先构建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2007-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全局因子分析法分析,得出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及变化趋势,其次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新型城镇化空间的动态,最后提出欠发达地区面临机遇时,需要找出一条符合自身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应多鼓励县域农民向大中城市转移,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丰富农副产品满足渐长的城市人口,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内生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析——以湖南永州为例 [J].
李宁华 .
金融经济, 2013, (24) :151-153
[2]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 [J].
张向东 ;
李昌明 ;
高晓秋 .
中国市场, 2013, (20) :76-79
[3]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J].
梅钊 ;
杨博 .
小城镇建设, 2013, (04) :61-63+85
[4]   试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调整、行动策略、绩效评估 [J].
单卓然 ;
黄亚平 .
规划师, 2013, 29 (04) :10-14
[5]   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 [J].
孙雪 ;
杨文香 ;
何佳 .
地下水, 2012, 34 (02) :124-126
[6]   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 [J].
魏后凯 ;
张燕 .
经济纵横, 2011, (09) :15-19
[7]  
杨重光:应增加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数量[J]. 中华建设. 2010(05)
[8]   变量聚类—全局主成分分析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J].
徐雅静 ;
汪远征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6, (05) :566-573
[9]   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研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J].
刘艳军 ;
李诚固 ;
孙迪 .
经济地理, 2006, (02) :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