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泽恩城市边缘带研究述评及其本土化运用探析

被引:10
作者
王敏 [1 ,2 ]
田银生 [3 ]
陈锦棠 [1 ,4 ]
龙慧 [5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英国伯明翰大学城市形态研究中心
[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英国伯明翰大学
[5]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城市边缘带; 本土化运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城市边缘带是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流派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国外现有的文献大多是从回顾其理念发展历史开始,总结边缘带的形态特性及其与城市发展特殊历史时期的关联性;且对边缘带的研究呈现出从宏观描述演进到微观和量化的层次。这一理论在我国也有一些实践运用,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要适当调整才能适应我国国情,使之本土化。对其的述评和本土化运用探析,对于完善中国的基础城市设计理论、建立历史保护区规划指导原则和制定景观管理的控制性规划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城市形态区域化与城镇历史景观 [J].
怀特汉德 ;
宋峰 ;
邓洁 .
中国园林, 2010, 26 (09) :53-58
[2]   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城市形态类型学在中国的应用 [J].
陈飞 .
建筑学报, 2010, (04) :85-90
[3]   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 [J].
田银生 ;
谷凯 ;
陶伟 .
城市规划, 2010, 34 (04) :21-26
[4]   市镇规划分析:概念、方法与实践 [J].
霍耀中 ;
谷凯 ;
不详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5, (02) :27-32
[5]   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 [J].
谷凯 .
城市规划, 2001, (12) :36-42
[6]  
Urban fringe belts: Development of an idea[J] . J. W. R. Whitehand.Planning Perspectives . 1988 (1)
[7]  
Conzenian UrbanMorphology and Urban Landscapes. Whitehand J W R. the 6th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sSymposium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