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流性降水过程中人工催化部位的选择

被引:3
作者
金华
何晖
张蔷
机构
[1]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催化部位; 低层辐合中心; 多普勒速度场; 微波辐射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1 [人工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1次对流性降水试图根据人工催化所需条件及MM5模式的模拟结果选择适合进行催化作业的部位。研究发现,在该次过程中低层辐合中心同所选催化部位的水平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可将低层辐合中心作为替代的特征物理量,根据其位置确定催化部位水平位置。研究认为某些云体内部有较明显的对流活动,人工影响此类云体时,将探空或微波辐射计资料与多普勒雷达的速度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选择催化部位有帮助。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多普勒雷达产品在祁连山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分析 [J].
曹玲 ;
李国昌 ;
郭建华 ;
陈和平 ;
窦永祥 .
干旱气象, 2006, (02) :39-44
[2]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人工增雨时机与部位选择探析 [J].
连志鸾 ;
段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2) :168-172
[3]   冷云人工增雨催化区的探空判据 [J].
王以琳 ;
刘 文 ;
王广河 .
气象学报, 2002, (01) :116-121
[4]   人工增雨的需求、现状和某些科学技术问题 [J].
刘奇俊 ;
楼小凤 .
科技导报, 2002, (03) :53-55+64
[5]   层状冷云人工增雨可播性实时识别技术研究 [J].
陶树旺 ;
刘卫国 ;
李念童 ;
王广河 ;
周毓荃 ;
胡志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S1) :14-22
[6]  
动力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杨大升等 编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