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晚泥盆世新菊石群及其在生物分类上的意义

被引:2
作者
常安之
机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菊石; 孙氏; 生物分类; 新属新种; 大兴安岭; 晚泥盆世; 泥盆纪;
D O I
10.19800/j.cnki.aps.1960.02.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百年来泥盆纪菊石分类问题已有一定基础,一般人多认为上泥盆纪菊石在演化上可分为两大支,海神石和稜菊石。1943年德农万(Donovan)发现了Archoceras angulatumDonovan,Archoceras varicosum 之后,认为上泥盆纪晚期菊石在演化方面可能分为三支——海神石、稜菊石和古菊石(Archoceras)。其中古菊石一支后来缺乏记载,因而他的意见就被忽视了。总之,古菊石(Archoceras)的来源和发展问题,曾引起不少的争论。辛德危尔夫(Schindewolf)首先认为古菊石是由Manticoceratidae 科中分出,并且可能是海神石的祖先。事实上Manticoceratidae 科中最筒单缝合线的一些种属,也都比古菊石复杂。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1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