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长江中下游地区金矿床金的迁移形式新探
被引:3
作者:

郑大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郑若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金矿床,金的迁移形式,纳米金矿物,金的硫代硫酸盐配合物,胶态金矿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P595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金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原生金矿床中液态纳米金矿物是金的主要迁移形式;在表生条件下,金的硫代硫酸盐配合物及胶态金矿物是金迁移的主要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纳米晶体材料研究进展
[J].
巩雄
;
张桂兰
;
汤国庆
;
陈文驹
;
杨宏秀
.
化学进展,
1997, (04)
:15-2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国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

陈文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

杨宏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
[2]
自然金系列的光谱分析方法及其地质意义
[J].
陈礼宽
.
江苏地质,
1997, (02)
:24-27

陈礼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
[3]
铂族元素迁移富集机理的新探
[J].
郑大中
.
四川地质学报,
1997, (02)
:148-156

郑大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矿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4]
四川木里耳泽金矿的成矿机制新探
[J].
郑大中
.
黄金,
1997, (06)
:8-10

郑大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5]
含金黄铁矿氧化过程中金溶解机理的探讨——与王恩德、关广岳先生商榷
[J].
郑大中
;
郑若锋
.
地质论评,
1997, (01)
:45-51

郑大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郑若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地质矿产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
[6]
铜陵老鸦岭Au、Ag的宏观和微观分布型式
[J].
周建平,陈武,魏元柏,肖万生
.
地质与勘探,
1996, (05)
:27-32

周建平,陈武,魏元柏,肖万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
[7]
金的气相迁移探索
[J].
姜泽春
;
章振根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2)
:23-2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地球的排氢作用
[J].
杜乐天,陈安福,王驹,黄树桃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5, (03)
:193-195

杜乐天,陈安福,王驹,黄树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9]
鄂东鸡冠嘴铜(铁)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J].
邱永进
.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1995, (02)
:77-82+69

邱永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地矿局鄂东南地质大队
[10]
热液中金的活化迁移富集的化学模式
[J].
郑大中
.
四川地质学报,
1993, (04)
:280-287

郑大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矿部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