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5
作者
王芳 [1 ]
王云霞 [1 ]
马丽娜 [1 ]
李永斌 [1 ]
董全林 [1 ]
胡小云 [2 ]
张晓华 [3 ]
周斌 [3 ]
郝利俊 [4 ]
王毅 [4 ]
卢祖洵 [1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2]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襄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南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农村居民;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08.08.001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歧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消除艾滋病歧视的政策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襄樊市襄城区和南漳县随机抽取2个村,每个村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50名村民,共收回有效问卷196份。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秩和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的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与其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相关(r=0.2916,P<0.01),但是与相关行为无关。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与态度相关(r=0.4444,P<0.01),与行为也相关(r=0.3525,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与其相关行为呈现相关(r=0.652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性别和婚姻状况是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而影响歧视行为的因素为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结论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与艾滋病歧视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在消除艾滋病歧视的策略制定上,要特别关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艾滋病歧视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569 / 5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村民对HIV携带者及AIDS歧视现象的探讨 [J].
刚玉君 ;
刘淑华 ;
张志广 ;
张宪亭 .
现代预防医学, 2002, (01) :128-128
[2]   山西省某既往有偿献血地区村民艾滋病歧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施小明 ;
高建华 ;
乔晓春 ;
杨忠民 ;
郑锡文 ;
汪宁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0) :917-918
[3]   从法治角度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建言 [J].
汤啸天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3) :222-224
[4]   农村既往有偿供血社区居民AIDS相关歧视和耻辱调查 [J].
高建华 ;
郑锡文 ;
施小明 ;
杨忠民 ;
贾望谦 ;
张玉良 ;
董少良 ;
徐翠玲 ;
汪宁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03) :175-177
[5]   我国部分HIV感染者面临的社会心理压力及可能做出的反应的调查结果分析 [J].
刘康迈 ;
蒋洪林 ;
白玥 ;
闪雷华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3, (03) :136-138
[6]   Traditional beliefs about the cause of AIDS and AIDS-related stigma in South Africa [J].
Kalichman, SC ;
Simbayi, L .
AIDS CARE-PSYCHOLOGICAL AND SOCIO-MEDICAL ASPECTS OF AIDS/HIV, 2004, 16 (05) :572-580
[7]  
Current HIV/AIDS-relatedknowledge,attitude,and practices among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China:implications for action. Holtzman D,,Chen S,Zhang S,et al. AID Science . 2003
[8]  
Stigma on HIVand AIDS:Anexploration and elaboration of a stigma trajectory. Alonzo AA,Reynolds NR.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 1995
[9]  
Perceived HIVstigma in AIDS caregiving dyads. Wight RG,Aneathensel CS,Murphy D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 2006
[10]  
Traditional beliefs about the cause of AIDS and AIDS-related stigma in South Africa. Kalichman SC,Si mbayi LC. AIDS Care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