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冰期碳酸盐旋回附视频
被引:48
作者: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碳酸盐,冰期旋回,边缘海,西太平洋;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8.01.001
中图分类号:
P736.2(18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旋回是更新世深海沉积最显著的特征。西太平洋边缘海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尤为强烈,所含深水化学、表层生产力和汇水盆地风化作用的信息也格外丰富。对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南海和苏禄海等五个边缘海表层沉积中的碳酸盐分布和冰期碳酸盐旋回进行了比较。总的看来,较深水区(水深>200m)的CaCO3%在高纬海区甚低,而向较低纬海盆增多,显示出碳酸盐百分比与水温和水深的密切关系。西太平洋边缘海至少可区分出四类不同的碳酸盐旋回,即:西北太平洋型,日本海型,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每个类型都蕴含着丰富的陆地和海洋环境信号。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碳酸盐旋回的不同类型取决于各个海盆深层水的来源和性质,而后者又决定于海盆的形态特征。较低纬度海区之所以存在两类不同的碳酸盐旋回,是由于控制碳酸盐相对含量的三项因素(碳酸盐生产力、深海溶解作用和非碳酸盐成分的稀释作用)在溶跃层上下的组合不同。从碳酸盐的保存和溶解指标看来,上述低纬边缘海的深海化学旋回仍属“太平洋型”,只是由于生产力和稀释作用的缘故才在溶跃层以上呈现像“大西洋型”的旋回。
引用
收藏
页码:2 / 5+7-8+10-12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