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基于企业人工智能普遍应用的现实分析

被引:5
作者
徐兴豪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社会化大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3 [商品生产与交换];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1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当代人工智能设备普遍应用于企业生产环节,形成了企业工人数量越来越少而资本家的利润反而呈指数增长的"怪现象",有人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对其责难不绝于耳。文章以这一问题为导向,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等方面阐释人工智能普遍化应用与剩余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理解,积极澄清社会发展中的错误评价,捍卫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的科学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机器人进行生产是否能创造剩余价值 [J].
包丽红 .
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2) :226-226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 [J].
杨焱 .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2, (16) :151-152
[3]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思考——对“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评析 [J].
洪灏 .
重庆商学院学报 , 2002, (01) :10-13
[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过时”了吗? [J].
肖文锋 .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88, (03) :38-42+47
[5]  
解读《资本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日) 宫川彰,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