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制造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来源——基于PL方法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伟巍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双全
[
2
]
机构
: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来源
:
经济管理
|
2012年
/ 34卷
/ 03期
关键词
:
总量生产率增长;
技术效率;
资源配置效应;
进入效应;
退出效应;
D O I
:
10.19616/j.cnki.bmj.2012.03.007
中图分类号
: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
本文利用Petrin&Levinsohn(2011)(简称PL方法)提出的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07年制造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分析表明,制造业总量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4.7%,其主要来源于存活企业的技术效率增长率和资源配置效应,而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对总量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大。对各省制造业的分析发现,各省区的总量生产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他地区增长率快于东部地区,这为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而且,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分别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和资源有效配置。最后,生产率水平发生急剧变化的企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不高,但对其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很大,两者影响基本抵消;而生产率水平维持在高位的企业对总量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基于中国两位码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吴三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三忙
;
李善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善同
.
产业经济研究,
2010,
(06)
:7
-16
[2]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
-143
[3]
中国经济收敛速度的估计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亚虹
;
朱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朱保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俐含
.
经济研究,
2009,
44
(06)
:40
-51
[4]
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J].
李玉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李玉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皓
;
郑玉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2008,
(06)
:12
-24
[5]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J].
吴延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部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
吴延瑞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27
-842
[6]
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
[J].
白重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白重恩
;
路江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路江涌
;
陶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8)
:4
-13+69
[7]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
[J].
李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孟令杰
;
吴福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福象
.
世界经济,
2006,
(01)
:12
-22
[8]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
-29
[9]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涂正革
;
肖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大学
肖耿
.
经济研究,
2005,
(03)
:4
-15
[10]
Accounting for Growth: 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J] . Barry Bosworth,Susan M. Collin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2008 (1)
←
1
2
→
共 12 条
[1]
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基于中国两位码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吴三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三忙
;
李善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善同
.
产业经济研究,
2010,
(06)
:7
-16
[2]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
-143
[3]
中国经济收敛速度的估计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亚虹
;
朱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朱保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俐含
.
经济研究,
2009,
44
(06)
:40
-51
[4]
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J].
李玉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李玉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皓
;
郑玉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2008,
(06)
:12
-24
[5]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J].
吴延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部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
吴延瑞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27
-842
[6]
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
[J].
白重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白重恩
;
路江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路江涌
;
陶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8)
:4
-13+69
[7]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
[J].
李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孟令杰
;
吴福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福象
.
世界经济,
2006,
(01)
:12
-22
[8]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
-29
[9]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涂正革
;
肖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大学
肖耿
.
经济研究,
2005,
(03)
:4
-15
[10]
Accounting for Growth: 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J] . Barry Bosworth,Susan M. Collin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2008 (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