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冲淤平衡的临界输沙量研究

被引:1
作者
张世杰 [1 ]
机构
[1]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冲淤平衡; 临界输沙量; 黄河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7.5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不同运用时期黄河下游冲淤特征,在总结分析前人有关黄河下游冲淤平衡时的不同含沙量的临界流量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花园口、高村水文站逐日水沙资料,通过年径流量大小划分不同水文年,选择不同水文年典型代表年分别为平水年(1976~1978年)、丰水年(1982~1985年)和枯水年(1986~1988年),利用总结的估算方法,推算出不同水文年黄河下游水沙冲淤平衡的临界输沙量为平水年6.54亿t、丰水年8.83亿t和枯水年3.95亿t,平均值为6.44亿t。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粒径组泥沙对黄河下游沉积的影响及其在黄河治理中的意义 [J].
许炯心 ;
胡春宏 ;
陈建国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9, 39 (02) :310-317
[2]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渠系工程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 [J].
戴清 ;
张治昊 ;
胡健 ;
蒋如琴 .
中国水利 , 2008, (13) :10-11+32
[3]  
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纵横剖面的影响. 孙高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2006
[4]  
黄河下游冲淤特性研究.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 1999
[5]   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调控流量分析论证 [J].
刘继祥 ;
安催花 ;
曾芹 ;
张厚军 ;
林秀芝 .
人民黄河, 2000, (08) :26-27+46
[6]   1986年以来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及河道演变分析 [J].
申冠卿 ;
张晓华 ;
李勇 ;
尚红霞 ;
潘贤娣 .
人民黄河, 2000, (09) :10-11+16
[7]   RANGE SURVEY OF DEPOSITION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J].
LONG Yuqian1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2, (02) :91-101
[8]   黄河下游输沙及冲淤的若干规律 [J].
韩其为 .
泥沙研究, 2004, (03) :1-13
[9]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J].
严军 ;
胡春宏 .
泥沙研究, 2004, (04) :25-32
[10]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数学模型及动力平衡临界阈值探讨 [J].
胡春宏 ;
郭庆超 ;
不详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 2004, (S1) :13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