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收入地区间转移的衡量——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的比较

被引:82
作者
黄夏岚
刘怡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增值税; 消费地原则; 生产地原则; 税收转移;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2.01.005
中图分类号
F812.42 [税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增值税收入的地方政府分享部分,实际上主要是按生产者所在地在各地区间分配,我们称之为"生产地原则"。由于增值税是间接税,而且是价外税,其税负实际是由消费者最终负担的。目前的这种分配准则,事实上造成了税收收入归属与税负归属的不一致,扭曲了政府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采用"消费地原则"分配地方级增值税能很好地避免上述扭曲的出现。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发现各地方所占商品的生产流通增值税环节以及这些环节的增值率和商品的地方销售占全国的比例是影响两种分配方式下地方实际税收收入差异的因素;同时借用现有各省消费数据具体衡量发现,采用当前生产地原则较消费地原则下的地方增值税分配存在相当程度的财富逆流。因而,改革现有增值税地方分配方法很有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央地方财力分配关系的体制逻辑与表象辨析——客观存在的地区间“横向不均衡”,需要合理的中央、地方间“纵向不均衡”机制加以调节 [J].
贾康 ;
梁季 .
财政研究, 2011, (01) :5-14
[2]   增值税“扩围”改革与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调整 [J].
施文泼 ;
贾康 .
财贸经济, 2010, (11) :46-51+145
[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分享收入的影响 [J].
张悦 ;
蒋云赟 .
税务研究, 2010, (11) :42-44
[4]   德国共享税的利益平衡机制 [J].
孙竹 ;
赵旭 .
中国财政, 2008, (13) :65-66
[5]   中国农民广义税收负担走向 [J].
杨斌 .
税务研究, 2007, (10) :15-21
[6]   使财富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增值税制度 [J].
熊巍 .
财经研究, 2003, (03) :23-28+53
[7]  
财政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刘怡编著, 2004
[8]  
增值税"扩围"改革与收入分享体系的重建 .2 邱强. 《2011中国增值税改革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