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草地早熟禾改建江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的研究

被引:31
作者
文金花 [1 ]
马玉寿 [1 ]
施建军 [2 ]
董全民 [2 ]
王彦龙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黑土型”退化草地; 植被改建; 三江源区;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6.02.010
中图分类号
S688.4 [草坪与地被植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正在驯化选育中的野生草地早熟禾,进行了“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4 000 m的地区野生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草地早熟禾种子均能成熟;具有较强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能力,在栽培条件下能形成良好的草皮和植被覆盖度;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土壤总体含水能力增强,物理性状改善;地上植物量显著高于原生植被,达到了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水平;实验室研究发现,草地早熟禾具有很强的抗寒性。可见草地早熟禾是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的优良草种。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栽培驯化研究初报 [J].
马玉寿 ;
李有福 ;
来得珍 ;
李青云 ;
王柳英 ;
施建军 ;
董全民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 (03) :6-7
[2]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李青云 ;
施建军 ;
董全民 .
草业科学, 2002, (09) :1-5
[3]   青海省果洛地区牧草引种试验报告 [J].
刘迎春 ;
E.林柏克 ;
马玉寿 .
中国草地, 2002, (02) :21-25
[4]   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J].
李希来 .
草业科学, 2002, (01) :20-22
[5]   青海省草原现状、存在问题及提高草原生产能力的措施 [J].
武体运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1, (04) :41-42
[6]   早熟禾育种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J].
赵桂琴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119-126
[7]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王启基 .
草业科学, 1999, (02) :5-9
[8]   两种草坪草抗寒特性及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 [J].
魏臻武,王槐三 .
草业科学, 1998, (02) :62-66
[9]   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人工草地生物量动态研究 [J].
王代军 ;
黄文惠 ;
苏加楷 .
草地学报, 1995, (02) :135-143
[10]   青海省曲麻莱草原“秃斑地”及其改造 [J].
彭立鸣 ;
阎新文 ;
周俊生 ;
路元新 .
中国草原, 1980, (04)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