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

被引:35
作者
张强
朱诚
姜逢清
刘兴林
郭立新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乌鲁木齐
[4] 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
关键词
张家湾遗址; 环境考古; 巫山;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1 ;
摘要
通过对重庆巫山张家湾西汉遗址 T91 1剖面进行粒度、磁化率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汉代该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使人们盲目砍伐树木 ,使该区植被严重退化 ,使生态环境恶化 ,降水集中、坡地表面松散沉积丰富、缺乏植被保护等使流水侵蚀、坡地径流发育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该区的人类文明因此而衰落。同时研究发现 ,该区在竺可桢划分的中国 4次温暖期与 4次寒期中的第 2次寒冷期 (公元初至公元 60 0年 )仍为温暖期 ,这是由于该区西北面与东南面均有高大山脉包围 ,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进入本区的缘故。该区气候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至少该区在汉代气候演变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某种相关关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变化单元 ,研究其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土高原现代天然降尘的组成、通量和磁化率 [J].
孙东怀 ;
苏瑞侠 ;
陈发虎 ;
袁宝印 ;
David Rea .
地理学报, 2001, (02) :171-180
[2]   印度河文明兴衰和地理环境变迁 [J].
班武奇 .
地理研究, 1998, (03) :26-34
[3]   甘肃葫芦河流域中全新世环境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J].
莫多闻,李非,李水城,孔昭宸 .
地理学报, 1996, (01) :59-69
[4]  
中国黄土磁化率各向异性与成因及其对第四纪研究的意义[J]. 刘秀铭,许同春,刘东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4)
[5]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
[6]  
环境变迁[M]. 科学出版社 , 黄春长著, 1998
[7]  
Climate Variability on the Yucatan Peninsula (Mexico) during the Past 3500 Year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ya Cultural Evolution[J] . Jason H. Curtis,David A. Hodell,Mark Brenner.Quaternary Research . 1996 (1)
[8]  
巫山张家湾遗址剖面孢粉分析报告 .2 于世永.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