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北地区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研究

被引:65
作者
延军平
郑宇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西安
[3] 北京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干燥化; 环境变化响应; 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利用气象水文部门截止 1999年的气象水文实测数据 ,计算分析在气候变暖过程中中国秦岭具有的区域响应分界意义。由于气候变暖 ,在百年时间尺度上 ,通过旱涝指数分析证明秦岭以北进入干旱期 ,秦岭以南为湿润期 ;在 10年时间尺度上 ,陕南气温变化较小 ,而关中气温增高较快 ,陕南与关中年均气温差值变小 ;关中和陕南降水量差值变小 ,二者同时干旱或陕南更干旱 ,反映出秦岭在气候变化中显著的分界作用。气候变暖 ,渭河与汉江年径流系数同步减小 ,其中渭河径流系数由 5 0年代的 0 2下降为 90年代的 0 1以下 ,渭河流域已变为少水带 ,即相当于气候上的干旱区。秦岭以北地区较其以南地区环境干暖化的趋势更明显 ,这对于认识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差异有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76 / 5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土地类型结构格局与山地生态设计 [J].
刘彦随 .
山地学报, 1999, (02) :9-14
[3]   亚洲热带山地垂直植被带对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郑卓 .
地理研究, 1999, (01) :97-105
[4]   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 [J].
郑度 .
地理研究, 1998, (01) :5-10
[5]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气候边际效应初探 [J].
钟兆站 ;
李克煌 .
地理研究, 1996, (04) :66-73
[6]   全球增暖过程中亚洲东部区域气候的特点 [J].
章名立 ;
曾昭美 ;
季劲钧 .
地理学报, 1996, (06) :518-526
[7]   全球气候变化的地域差异及其意义 [J].
任国玉 .
地理科学, 1993, (01) :62-68+96
[8]  
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M]. 科学出版社 , 延军平等著, 1999
[9]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吴传钧等主编, 1999
[10]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 地图出版社 ,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