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同工酶、RAPD技术及形态学标记对不同地域木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蒋慧萍 [1 ]
李杨瑞 [2 ]
机构
[1]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 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木豆; 遗传多样性;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表型性状; RAPD标记; 聚类分析;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0.02.055
中图分类号
S64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试验选用5个不同地理来源的木豆品种(分别来自广西、海南、非洲、缅甸和印度)和3个ICR ISAT杂交木豆品种(ICPH8、ICPL87091、ICPL87119)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形态标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对8个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形态标记及RAPD试验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通过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发现8个木豆品种的电泳图谱谱带条数和迁移距离相同,说明8个木豆品种遗传相似性高;②通过对8个品种1年的表型性状观察,发现各品种在表型上存在一定差异,如生育期、花色和粒色等。将表型的18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高;同时对8个品种进行RAPD标记分析,并绘制亲缘关系系谱图,同样也得到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很近,平均为0.25。从而证实了8个木豆品种遗传基础接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6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