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

被引:128
作者
朱如凯
赵霞
刘柳红
王雪松
张鼐
郭宏莉
宋丽红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沉积体系; 储集层控制因素; 有利储集层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的综合分析和对储集层主控因素的解剖,研究低孔低渗背景下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条件,并对有效储集层进行区域评价预测。须家河组除须一段局部发育海陆交互相沉积外,其余各段均属陆相沉积,发育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等沉积体系,相带展布和古地理演化均与区域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原始沉积相带(辫状河主河道砂坝微相)和后期溶蚀作用共同控制了有利储集层分布,石英Ⅱ、Ⅲ期加大和胶结物发育是砂岩致密化主要原因之一;有利储集层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平原高能河道中,中—粗粒砂岩最为有利。结合储集层有效厚度和储集性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二段、四段、六段有利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结果显示川中—川南过渡带是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图7表1参16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李士祥
    胡明毅
    李浮萍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 535 - 539
  • [2]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的划分对比及沉积演化
    刘金华
    张世奇
    孙耀庭
    魏垂高
    [J]. 地层学杂志, 2007, (02) : 190 - 196
  • [3] 川西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藏特征
    秦胜飞
    陶士振
    涂涛
    魏小薇
    宋明玮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 34 - 38+54
  • [4]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岩优质储层成因探讨
    蒋裕强
    郭贵安
    陈辉
    陶艳忠
    刘华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 18 - 21+104
  • [5]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供给体系分析
    谢继容
    李国辉
    唐大海
    [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 (04) : 1 - 3+13+71
  • [6]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林良彪
    陈洪德
    姜平
    胡晓强
    纪相田
    叶黎明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 376 - 383
  • [7]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评价
    胡明毅
    李士祥
    魏国齐
    杨威
    林世国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 456 - 458+462
  • [8] 米仓山前陆盆地东段构造演化模式与油气聚集
    吴世祥
    马永生
    金之钧
    汤良杰
    李儒峰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 14 - 16+21
  • [9] 四川盆地中部三叠系香溪群储层特征及成岩孔隙演化
    杨晓萍
    邹才能
    李伟
    陶士振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 55 - 59
  • [10]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划分对比研究
    张健
    李国辉
    谢继容
    邱健
    魏小薇
    唐大海
    [J]. 天然气工业, 2006, (01) : 12 - 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