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同特征指数与贵州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28
作者
王芬 [1 ,2 ]
张娇艳 [3 ]
谷晓平 [2 ]
杜小玲 [4 ]
吴古会 [4 ]
机构
[1] 贵州省黔西南州气象局
[2]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3] 贵州省气候中心
[4] 贵州省气象台
关键词
副高指数; 贵州夏季降水; 凝聚小波分析; t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4 [气压];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贵州85个气象观测站1979—2015年6—8月逐月降水资料、2011—2015逐日降水资料、国家气候中心副高指数及NCEP第二套再分析资料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贵州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副高位置发生变化时贵州暴雨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贵州夏季大部分区域的降水与副高面积指数、强度指数为正相关,与脊线位置、西伸脊点为负相关;当副高面积增大或强度增强时,对应贵州夏季降水偏多;降水偏多时,6—8月副高的位置偏西或接近平均年份;降水偏少年,副高位置偏东或接近平均年份,且无论偏多(少)年均具有逐步北推东退的趋势。(2)面积指数、强度指数与降水在2~4 a较为显著的凝聚共振关系,二者基本为同位相变化;副高脊线位置、西伸脊点与降水具有2 a的凝聚共振关系,二者与降水均呈反位相变化,脊线位置(西伸脊点)的变化明显超前于降水的变化。(3)贵州6—8月出现暴雨天气时,副高脊线的平均位置具有逐步北推的趋势,且贵州暴雨日数先增加后减少,西伸脊点具有逐步西进的趋势,且贵州暴雨日数逐步增加;当脊线位置位于25°—29°N或西伸脊点位于90°—100°E时贵州暴雨日数最多。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贵州不同等级降水日数气候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 [J].
王芬 ;
曹杰 ;
李腹广 ;
孙旭东 ;
谷晓平 ;
熊伟 ;
段荣 .
高原气象, 2015, 34 (01) :145-154
[2]   前期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贵州夏季降水的影响 [J].
王芬 ;
曹杰 ;
唐浩鹏 ;
谷晓平 ;
杨若文 .
高原气象 , 2014, (04) :925-936
[3]   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雨带(区)的气候联系 [J].
俞亚勋 ;
王式功 ;
钱正安 ;
宋敏红 ;
王安宇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510-1525
[4]   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变化与中国东部四季降水的关系 [J].
程肖侠 ;
石正国 ;
李万莉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5) :7976-7979+8068
[5]   太阳常数与太阳黑子数关系的交叉小波分析 [J].
杨若文 ;
曹杰 ;
黄玮 ;
年艾冰 .
科学通报, 2009, 54 (07) :871-875
[6]   前期太平洋海温与6~8月西太平洋副高指数的关系 [J].
姚愚 ;
严华生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5) :483-489
[7]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贵州夏季降水的影响 [J].
许可 ;
严小冬 .
贵州气象, 2005, (S1) :12-14
[8]   主汛期(6~8月)副高各指数与中国160站降雨的关系 [J].
姚愚 ;
严华生 ;
程建刚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6) :651-661
[9]   近49年贵州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J].
伍红雨 ;
王谦谦 .
高原气象, 2003, (01) :65-70
[10]   贵州夏季旱涝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研究 [J].
许炳南 .
高原气象, 2002, (06) :62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