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变化特征及在臭氧生成中的作用——以广州夏季为例

被引:84
作者
解鑫
邵敏
刘莹
陆思华
机构
[1]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 日变化特征; 光化学年龄;
D O I
10.13671/j.hjkxxb.2009.01.030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得到实时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组成和日变化特征,2006年夏季在广州市区内高约55m的楼顶采用在线的气相色谱仪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观测.结果表明,影响城市VOC含量的物种以及对臭氧生成有重要贡献的典型物种的日变化存在不同的特征.烷烃类和烯烃类物种出现早晚高峰值,估计主要与机动车排放有关,芳香烃除了与交通排放有关,还受到溶剂挥发的影响,早晨的峰值晚于交通高峰时间.异戊二烯在正午时间出现一天的单峰值,主要来自于天然源排放.乙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比值被用来表征采样点上气团光化学反应的进程,通常情况下,广州市区点气团经历的光化学进程越久,臭氧浓度越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北京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关键活性组分及其来源[J]. 邵敏,付琳琳,刘莹,陆思华,张远航,唐孝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2]   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的隧道测试研究 [J].
付琳琳 ;
邵敏 ;
刘源 ;
刘莹 ;
陆思华 ;
汤大钢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7) :879-885
[3]   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伯光 ;
张远航 ;
邵敏 .
环境科学, 2004, (S1) :7-15
[4]   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J].
张靖 ;
邵敏 ;
苏芳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5) :1-5
[5]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
[6]  
Measurements of Trace Gases in the Inflow of South China Sea Background Air and Outflow of Regional Pollution at Tai O, Southern China[J] . T. Wang,H. Guo,D. R. Blake,Y. H. Kwok,I. J. Simpson,Y. S. Li.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