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及旅游区划研究

被引:18
作者
郭福生
刘林清
杨志
曾晓华
机构
[1] 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丹霞地貌; 红层; 新构造运动; 旅游区划; 江西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705 ; 070501 ;
摘要
江西省燕山—喜马拉雅运动以块断作用为主,形成了一系列断裂隆起带和断陷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红层发育齐全。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上白垩统紫红色含钙粗碎屑岩中,受盆缘断裂和中幼年河流控制,是晚第三纪以来新构造运动间歇性隆升,伴随着断裂切割、流水冲刷和风化剥蚀的产物。根据陆地卫星TM图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查明了全省共有丹霞地貌景观资源123处,其中新发现景点78处。丹霞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该省周边丘陵低山区,明显受不同级别河流的流域控制,具带状分布规律,可划分出9个景观集中分布区域。赣东、赣东南丹霞地貌景观最为密集,结合红色旅游和客家文化特色,该区具有强劲的丹霞地貌旅游开发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J].
齐德利 ;
于蓉 ;
张忍顺 ;
葛云健 ;
李加林 .
地理学报, 2005, (01) :41-52
[2]   江西陆相红盆地1∶5万区调中的经济地质调查 [J].
衷存堤 ;
肖晓林 ;
廖瑞君 ;
龙天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3, (03) :197-203
[3]   关于红层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 [J].
彭华 ;
吴志才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109-113
[4]   江西白垩纪—新近纪陆相红色盆地的盆缘类型划分与盆地充填样式 [J].
廖瑞君 ;
衷存堤 ;
肖晓林 .
地质通报, 2003, (09) :680-685
[5]   闽粤赣边客家文化与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J].
杨载田 ;
钟顺清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1) :25-28
[6]   徐霞客江右信江红色盆地丹霞地貌考察研究 [J].
黄强 ;
舒晓波 ;
王军 .
江西科学, 2002, (02) :104-109
[7]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J].
彭华 .
地理科学, 2000, (03) :203-211
[8]   鄱阳湖东北地区新构造运动与旅游用地资源的形成 [J].
赵小敏 ;
陆景冈 ;
唐根年 ;
石英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232-235
[9]  
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论文集.[M].赵逊等编;.地质出版社.2004,
[10]  
遥感导论.[M].梅安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