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浙江桐庐冷坞——二叠纪生物礁的发育模式
被引:6
作者:
吴亚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二叠纪;
生物礁;
生物礁岩;
岸礁;
倒骨岩;
岩石类型;
分类;
沉积模式;
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礁体底部具脉状层理的潮坪相碎屑沉积、礁体内部藻叠层岩夹层的存在、及礁体上部为煤系地层覆盖等都表明冷坞生物礁是一个典型的二叠纪岸礁;海绵骨架岩的存在表明它是个骨架型岸礁。多层海绵倒骨岩的存在表明该礁曾经多次生长到海平面附近,因而不是深水圆丘礁或灰泥丘。该礁可划分为23个岩性层,其发育可分为9个旋回。每个旋回从生物礁的生长开始,至生物礁因生长到海平面附近停止生长,或因陆源碎屑的涌入而停止生长,每个旋回包括多个生长阶段。倒骨岩是生物礁生长到海平面附近时造礁生物被风浪打倒后基本原地堆积形成的,是一种具有特定成因和环境意义的岩石。冷坞礁的发育位置和发育方式与我国南海西瑁岛的情形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4
+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