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及无产科及麻醉禁忌证的足月孕初产妇819例,全部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ESA)和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分娩镇痛法。进入活跃期时,蛛网膜下腔注射0.2%罗哌卡因3mg后30min,PCEA输注0.1%罗哌卡因与2μg/mg芬太尼的混合液,按PCA 6ml/15min,或持续背景速度9ml/h,按需追加3ml/h,于宫口开全停泵。结果 CSEA后VAS从镇痛前的(84.2±13.3)分迅速降至(5.4±6.4)分,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PCEA总量0-117ml(25±17)ml;罗哌卡因(11.9±4.7)ml/h;芬太尼(23.8±9.4)μg/h;整个产程VAS评分0-40分,镇痛总有效率为96.1%。99.1%镇痛后Bromage标准0级,可下地行走。分娩镇痛率为32.7%,其中剖宫产率26.7%,低于同期的45.4%总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为11.6%略高于同期9.3%的总器械助产率。低血压发生率为4.7%、恶心0.6%、皮肤瘙痒0.5%,产后头痛0.4%和尿潴留0.6%。结论CSEA+PCEA和罗哌卡因的使用,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增加自然分娩率,并产生极少不良反应和最小的运动神经阻滞,对母婴安全有益。但观念的更新及分娩镇痛服务体系的建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