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物源解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33
作者
张长波
骆永明
吴龙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源解析; 受体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法; 多元统计模型;
D O I
10.13758/j.cnki.tr.2007.02.006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体系,重点对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统计模型、混合方法、分子标志物与同位素技术等受体模型研究方法的原理与应用进展加以总结,论述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和多元统计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现状;指出以这两种方法为基础形成的混合方法可避免前者选择排放源种类时的主观性,同时又可检验后者在鉴别过程中是否遗漏其他未知源,从而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最后对源解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土壤学应用加以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环境风险测度与源解析 [J].
王学松 ;
秦勇 .
地球化学, 2006, (01) :88-94
[2]   土壤修复——新兴的土壤科学分支学科 [J].
骆永明 ;
滕应 ;
过园 .
土壤, 2005, (03) :230-235
[3]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污染源示踪意义 [J].
苑金鹏 ;
钟宁宁 ;
吴水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81-85
[4]   天津表层土壤PAHs分子标志物参数的空间特征 [J].
刘瑞民 ;
王学军 ;
陶澍 ;
沈伟然 ;
秦宝平 ;
孙韧 ;
张文具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6) :45-48
[5]   玉溪市中心城区TSP源解析研究 [J].
柯昌华 ;
金文刚 ;
钟秦 ;
徐峰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 (05) :40-43
[6]   粗集理论应用于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 [J].
李祚泳 ;
倪长健 ;
丁晶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04) :112-114
[7]   发展与创新现代土壤科学 [J].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3, (03) :321-327
[8]   基于粗集理论的大气颗粒物的排放源的重要性评价 [J].
李祚泳 ;
彭荔红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142-144
[9]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研究进展 [J].
王帅杰 ;
朱坦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08)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