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雅鲁藏布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发现及其特征和成因
被引:9
作者
:
杨逸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杨逸畴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来源
:
地理研究
|
1999年
/ 04期
关键词
:
人类首次;
徒步穿越;
河床瀑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
0705 ;
070501 ;
摘要
:
在中国人首次徒步穿越和全程考察世界最大峡谷过程中, 发现了四大河床瀑布群。该文回顾了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历史记述, 总结了新发现的四大瀑布群具有群体性、多变性和年青性的三大基本特点; 分析了瀑布形成的原因, 指出它是在特定的构造和地形环境下, 巨大的水动力作用选择和造就了河床差异的地貌-瀑布群的自然奇观。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热点”的证据
[J].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钟大赉
;
李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李文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463
-468
[2]
20世纪末的一次重大地理发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之最的论证
[J].
杨逸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杨逸畴
;
高登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高登义
;
李渤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李渤生
.
地理研究,
1996,
(04)
:1
-9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北京
钟大赉
;
丁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北京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
-295
[4]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的地貌特征和成因
[J].
杨逸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杨逸畴
.
地理研究,
1982,
(01)
:40
-48+111
[5]
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M]. 海燕出版社 , 杨逸畴主编, 1997
←
1
→
共 5 条
[1]
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热点”的证据
[J].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钟大赉
;
李文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李文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463
-468
[2]
20世纪末的一次重大地理发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之最的论证
[J].
杨逸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杨逸畴
;
高登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高登义
;
李渤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李渤生
.
地理研究,
1996,
(04)
:1
-9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北京
钟大赉
;
丁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北京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
-295
[4]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的地貌特征和成因
[J].
杨逸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杨逸畴
.
地理研究,
1982,
(01)
:40
-48+111
[5]
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M]. 海燕出版社 , 杨逸畴主编, 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