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06.19”强降水天气成因及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12
作者
陈云辉
蔡菁
支树林
机构
[1] 江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强降水; 中尺度; MCS; 强回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区域气象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和NCEP资料,对2010年6月19日江西创历史大暴雨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江西典型暴雨形势背景下,具有显著的中尺度特征;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附近,中尺度系统提前或同时于强降水生成;强降水位于低层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前端和水汽强辐合的重叠区域,与强上升运动区及θse≥78℃高能舌北侧密集锋区对应;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合并使降水加强,东西向直线排列的MCS不断向东移动造成持续强降水,落区位于TBB低值区和邻低值中心大梯度区;中-β尺度强回波带稳定且具高降水效率,并形成"列车效应";辐合线、逆风区、中气旋和中层冷侵入等促进强降水发生和维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一次冷锋南侧对流性暴雨诊断分析 [J].
尹洁 ;
吴静 ;
曹晓岗 ;
陈云辉 .
气象, 2009, 35 (11) :39-47+163
[2]   江西省汛期暴雨气候特点及预报方法综合分析 [J].
金米娜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 32 (01) :69-72
[3]   “05.6”华南特大暴雨过程大尺度水汽输送特征 [J].
何立富 ;
周庆亮 ;
陈涛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 32 (01) :10-16
[4]   2005年“5.31”湖南大暴雨中尺度模拟和发生机制 [J].
李峰 ;
杨克明 ;
毛冬艳 ;
张芳华 ;
徐辉 .
高原气象, 2007, (03) :442-452
[5]   2005年江西一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郑婧 ;
朱星球 ;
肖安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7, (02) :60-64
[6]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罕见大暴雨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J].
许美玲 ;
段旭 ;
张腾飞 ;
杨明珠 .
高原气象, 2006, (02) :268-276
[7]   “02.6”陕南大暴雨的结构及成因分析 [J].
毕宝贵 ;
鲍媛媛 ;
李泽椿 .
高原气象, 2006, (01) :34-44
[8]   2003年7月3日梅雨锋切变线上的β-中尺度暴雨云团分析 [J].
方宗义 ;
项续康 ;
方翔 ;
李小龙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569-575
[9]   一次川东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J].
矫梅燕 ;
李川 ;
李延香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699-704
[10]   江西汛期连续暴雨形势特征与中期预报模型 [J].
尹洁 ;
陈双溪 ;
刘献耀 .
气象, 2004, (05)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