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底拖网渔业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38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程家骅
刘勇
凌建忠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渔业生物学; 经济鱼类; 底拖网; 渔业资源评估; 东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15种鱼类的开发率过高,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其中,4种为重度超额开发,开发率大于0.8,7种为中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介于0.7~0.8之间,4种为轻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为0.5~0.7。建议加强保护和管理,以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42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鱼类行为学.[M].何大仁;蔡厚才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2]  
海洋渔业生物学.[M].邓景耀等著;.农业出版社.1991,
[3]  
水产资源学.[M].费鸿年;张诗全 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M].赵传纲;林景祺等编写;.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   珠江河口棘头梅童鱼的资源评估 [J].
何宝全 ;
李辉权 .
水产学报, 1988, (02) :12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