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32
作者
赵鸣武
顾国忠
刘振英
张小伟
许伟
方秋红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大庆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检验科
关键词
肺疾病.阻塞性,细菌学,纤维支气管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细菌学特征、细菌感染与小气道病变的关系。方法对门诊COPD急性加重期(30例)与稳定期患者(25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16例)与稳定期患者(2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与超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保护性标本刷在大、小气道(2mm直径)取样作细菌定量培养。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阳性率266%(8/30),慢性支气管炎(CB)急性加重期致病菌阳性率235%(5/17)。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均存在于大气道,2株在小气道同时存在。COPD稳定期致病菌阳性率为240%(6/25),CB稳定期致病菌阳性率117%(2/17)。COPD稳定期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细菌量<10×103cfu/ml,主要在大气道。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细菌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小气道病变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期COPD细菌感染不是主要致病问题;COPD小气道病变程度与细菌感染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肺部细菌性感染时TAG防污染采样毛刷的重复应用研究和评价 [J].
顾倩,张爱莉,周春晓,何国钧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4, (01) :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