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幔性质:来自超镁铁质、镁铁质岩脉及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证据

被引:51
作者
张成立
高山
袁洪林
张国伟
晏云翔
罗静兰
罗金海
机构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镁铁质岩脉; Sr,Nd,Pb同位素; 地幔源区; 南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 [古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南秦岭紫阳-岚皋地区早古生代晚期镁铁质岩脉及玄武岩的εNd(t)=+3.28+5.02,(87Sr/86Sr)i=0.70341~0.70555,(206Pb/204Pb)i=17.256~18.993,(207Pb/204Pb)i=15.505~15.642,(208Pb/204Pb)i=37.125~38.968,?8/4=21.18~77.43,△7/4=8.11~18.82,基本与南秦岭区新元古代中期以来的幔源岩石特征一致,显示了HIMU,EMII和少量EMI富集地幔端元组分混合而成的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与大洋地壳俯冲消减和陆缘物质再循环密切相关,是新元古代早期扬子北缘大洋地壳俯冲消减及其携带的陆源沉积物再循环进入亏损软流圈地幔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57 / 8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川西新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J]. 林广春,李献华,李武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07)
[2]   桐柏山造山带南麓橄长质岩墙(床)群的矿物化学、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意义 [J].
薛怀民 ;
马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5) :409-417
[3]   武当地块基性侵入岩群的地质特征与构造意义 [J].
胡健民 ;
赵国春 ;
孟庆任 ;
罗洪 ;
王宗合 .
岩石学报, 2003, (04) :601-611
[4]   秦岭显生宙地幔组成及其演化 [J].
路凤香 ;
郑建平 ;
钟增球 ;
王春阳 ;
张瑞生 .
地学前缘, 2003, (03) :69-75
[5]   南秦岭早古生代碱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成立 ;
高山 ;
张国伟 ;
柳小明 ;
于在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0) :819-829
[6]   南秦岭构造带中——晚古生代伸展构造作用 [J].
胡健民 ;
孟庆任 ;
白武明 ;
赵国春 .
地质通报, 2002, (Z2) :471-477
[7]   南秦岭镇安岛弧火山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J].
凌文黎 ;
王歆华 ;
程建萍 ;
杨永成 ;
高山 .
地球化学, 2002, (03) :222-229
[8]   西乡群的时代与构造背景: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制约 [J].
凌文黎 ;
高山 ;
欧阳建平 ;
张本仁 ;
李惠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2) :101-112
[9]   武当地区新元古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南秦岭晋宁期区域构造性质的指示 [J].
凌文黎 ;
程建萍 ;
王歆华 ;
周汉文 .
岩石学报, 2002, (01) :25-36
[10]   华南新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李正祥 ;
葛文春 ;
周汉文 ;
李武显 ;
刘颖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