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就业机制变化与中国对策─—关于美国低失业率现象的一个理论

被引:5
作者
王诚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失业率; 企业; 劳动力; 企业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 产业; 就业; 生产要素市场;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美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新经济中的IT企业,以其独特的脑力劳动型企业所具有的独立性、扩展性和渗透性,既创造出IT行业的充分就业,又拉动各个IT相关产业的就业迅速增长。在整个就业结构调整基本上完成以后,IT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是失业率的连续下降和低位运行。中国的应对策略为: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上的静态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国际分工;加大 科技投入和发展具有科技超前性产业,以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加快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以解除科技发明、企业创新、市场完善、社会文明等方面发展的制度“瓶颈”。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际统计年鉴.[Z].刘洪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2]  
美国经济为什么持续强劲.[M].(日)水野隆德著;杨廷梓译;.华夏出版社.2000,
[3]  
企业重组与失业转型.[M].(美)西蒙·康曼德(S.Commander)主编;杨伶俐等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4]  
网络协同经济学.[M].杨培芳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  
信息规则.[M].(美)卡尔·夏皮罗(CarlShapiro);(美)哈尔·瓦里安(HalVarian)著;张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全球化陷阱.[M].(德)汉斯-彼得·马丁;(德)哈拉尔特·舒曼著;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  
经济信息化的新时代.[M].王怀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