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后脑组织NOS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巴曲酶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吴卫平
匡培根
李振洲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神经介质实验室
关键词
巴曲酶; 脑缺血; 脑血管疾病; 基因表达; NO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正> 近年来发现脑缺血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增高,NO能显著影响缺血后脑水肿及脑梗塞灶的大小,但一氧化碳合成酶(NOS)拮抗剂对脑缺血的影响尚有争论。巴曲酶(batroxobin)为蛇毒酶制剂,我们用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动物实验也表明巴曲酶可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后脑水肿程度和卒中症候,但巴曲酶治疗脑缺血是否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缺血脑组织的NOS基因表达尚未见报道。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0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东菱克栓酶对沙土鼠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水肿的影响 [J].
匡培根,李振洲,张凤英,陶沂,刘洁晓,吴卫平 .
中国新药杂志, 1995, (01) :56-59
[2]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J].
匡培根,王国平,郎森阳,于生元,朱克 .
中国新药杂志, 1994, (06)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