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不可预知和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海涛 [1 ,2 ]
薛黎明 [1 ,2 ]
秦雪梅 [1 ]
张丽增 [1 ]
王梅芳 [2 ]
朴晋华 [3 ]
机构
[1]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2]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慢性束缚; 抑郁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慢性综合应激法配合孤养模型建立的应激模型和慢性束缚应激模型.观察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慢性综合应激结合孤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P<0.01)、竖立次数(P<0.01)、理毛次数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显著增加(P<0.01);大鼠体重明显减少(P<0.01);蔗糖溶液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慢性束缚模型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次数和粪便粒数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1);大鼠体重明显减少(P<0.05);蔗糖溶液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由此可见,慢性综合应激结合孤养模型组抑郁动物的各项行为学指标、体重变化及液体消耗量上均显示建模成功,而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在行为学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但在体重、糖水消耗及糖水偏爱程度上均有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我国抑郁症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刘顺发
    [J]. 医学文选, 2006, (04) : 861 - 863
  • [2] 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海马脑啡肽mRNA和前强啡肽mRNA的表达及中药复方的影响
    李伟
    陈家旭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04) : 209 - 212
  • [3] 白松片对应激大鼠行为及大脑皮质NE,DA的影响
    宋炜熙
    胡随瑜
    黄川原
    陈昌华
    王哲
    [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5) : 84 - 88
  • [4] 白松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彭贵军
    胡随瑜
    王哲
    王勇华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03) : 231 - 233
  • [5]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5-HT1和5-HT2受体数量和结合活性的影响
    孙华
    张有志
    韩毳
    张德昌
    杜冠华
    何维
    聂惠民
    [J]. 中国针灸, 2003, (09) : 55 - 57
  • [6] 疏肝、健脾、补肾复方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行为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伟
    陈家旭
    杨建新
    赵歆
    唐已婷
    刘晓兰
    徐洪雁
    [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3, (01) : 35 - 39
  • [7] 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李晓秋
    许晶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2, (03) : 59 -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