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必然性与可能性解读

被引:4
作者
陈宗章
尉天骄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必然性; 可能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诉求,又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诉求,更是现实中国的发展诉求,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同时,由于一般理论与具体条件的可分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和应用性,促使二者的深度结合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只有深刻的领悟与把握这种必然性与可能性,才能树立起文化自信,并以文化自觉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 [J].
孙百亮 .
天府新论, 2009, (01) :113-117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现实性到理想性 [J].
王南湜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8, (01) :22-28+84
[3]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条基本路径 [J].
范贤超 ;
范湘涛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5+11
[4]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沈壮海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