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记忆的合法性根据

被引:4
作者
孙德忠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社会记忆; 人性论; 生存论; 认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23 [认识论、反映论];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社会记忆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概念,它的实质内容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的凝结、积淀和破译、复活的双向过程。从哲学层面上提出和研究社会记忆,有人性论、生存论和认识论等三个方面的合法性根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重视开展社会记忆问题研究 [J].
孙德忠 .
哲学动态, 2003, (03) :17-21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
[3]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M].(德)尼采(FriedrichNietzsche)著;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时代的精神状况.[M].(德)卡尔·雅斯贝斯(KarlJaspers)著;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  
人论.[M].[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