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对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响应与调控

被引:10
作者
韩晓增 [1 ,2 ]
严君 [2 ]
李晓慧 [2 ]
机构
[1]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共生固氮; 土壤环境氮浓度; 无机态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大豆共生固氮总量及占大豆一生需氮量的比例,以及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对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响应的综述,提出了如何提高大豆共生固氮能力的途径。明确了协调土壤环境氮浓度和大豆根瘤固氮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大豆共生固氮潜力和提高产量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黑龙江省南部黑土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J].
戴建军 ;
程岩 ;
不详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03) :225-228
[2]   应用N示踪技术对不同品种大豆的三种氮源吸收利用的研究 [J].
戴建军 ;
程岩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225-229
[3]   组成型nifA对大豆根瘤菌(Rhizobium fredii)HN01lux结瘤固氮效率的促进作用 [J].
陈昌斌 ;
戴小密 ;
俞冠翘 ;
沈善炯 .
科学通报, 1999, (05) :529-533
[4]   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um)在黑龙江省接种效果与接种有效性的研究 [J].
窦新田 ;
李树藩 ;
李晓鸣 ;
李新民 ;
程恒昌 ;
吴尔其 ;
桑秀香 ;
潘绍英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5) :62-70
[5]   夏大豆施肥生理基础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李奇真 ;
孙克用 ;
卢增辉 ;
杨孟佩 ;
常从云 ;
戴蜀珏 ;
侯立白 ;
徐承业 ;
杨金铎 ;
冯德仁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4) :41-48
[6]   应用15N对大豆共生固氮的研究 [J].
高金方 ;
王庆 ;
赫崇岩 ;
张宏 ;
赵贵彬 ;
张桂芝 ;
王晓明 ;
徐豹 .
大豆科学, 1987, (01) :55-61
[7]   黑土中土著大豆根瘤菌的固氮(C2H2)活性结瘤性状和固氮量估测 [J].
张宏 ;
张桂芝 ;
赵贵彬 ;
王晓明 ;
徐豹 ;
赵福林 .
大豆科学, 1986, (01) :47-56
[8]  
大豆产量生理[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董钻著, 2000
[9]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 1992
[10]  
Active extrusion of protons and exud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in response to iron deficiency by roots of chickpea (Cicer arietinum L.)[J] . Y. Ohwaki,K. Sugahara.Plant and Soil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