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的密度效应

被引:35
作者
孙锐 [1 ,2 ]
朱平 [3 ]
王志敏 [1 ]
丛艳霞 [2 ]
勾玲 [2 ]
方立锋 [2 ]
赵明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春玉米; 密度; 叶面积系数; 平均LAI; LAI变化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春玉米不同密度群体叶面积系数(LAI)特征参数的密度效应,以吉单209和郑单958为材料,于2005年和2006年在东北春玉米区(吉林)分别设置4.5~10.5万株hm?25个密度和3.0~12.0万株hm-27个密度处理试验,应用作物高产群体相对LAI动态普适模型方程y=(a+bx)/(1+cx+dx2)模拟分析不同密度对LAI动态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群体最大LAI在3.0~12.0万株hm?2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近似直线增大趋势,而最大LAI出现的时间随密度增加而提早;将LAI数据相对化处理后,不同密度群体的LAI差异在最大LAI之后较之前表现明显,高密度群体较低密群体LAI衰减迅速。全生育期平均LAI随密度增加呈显著线性增大趋势,而平均LAI与最大LAI的比率则随密度增加呈显著线性减小趋势。密度对模拟方程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邻密度差异不明显,间隔3.0万株hm?2的差异显著;不同参数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参数a接近"0",受密度影响不大;b、c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d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全生育期群体LAI变化速率呈"N"形变化趋势,且与群体LAI变化及生育期对应,高密度群体LAI增加及衰减的速率均大于低密度群体,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为密度响应敏感期。由此可见,密度对春玉米全生育群体LAI动态具有调节作用,尤其群体LAI变化速率、最大LAI及其到达的时间、平均LAI及其与最大LAI的比率等重要特征参数对密度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对春玉米群体密度调控的参考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097 / 1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J].
吕丽华 ;
陶洪斌 ;
夏来坤 ;
张雅杰 ;
赵明 ;
赵久然 ;
王璞 .
作物学报, 2008, (03) :447-455
[2]   超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的研究 [J].
黄智鸿 ;
王思远 ;
包岩 ;
梁煊赫 ;
孙刚 ;
申林 ;
曹洋 ;
吴春胜 .
玉米科学, 2007, (03) :95-98
[3]   低温冷凉地区超高产春玉米群体生长分析研究 [J].
陈传永 ;
董志强 ;
赵明 ;
张宾 ;
朱平 .
玉米科学, 2007, (03) :75-79
[4]   作物高产群体LAI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J].
张宾 ;
赵明 ;
董志强 ;
李建国 ;
陈传永 ;
孙锐 .
作物学报, 2007, (04) :612-619
[5]   不同产量水平小麦最适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研究 [J].
曹宏鑫 ;
董玉红 ;
王旭清 ;
许金芳 ;
高亮之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3) :128-131+139
[6]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J].
宋碧 ;
刘德凤 ;
彭玉淑 ;
周启江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0) :2082-2084
[7]   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解析 [J].
武志海 ;
张治安 ;
陈展宇 ;
徐克章 .
玉米科学, 2005, (04) :62-65
[8]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的研究 [J].
林忠辉 ;
项月琴 ;
莫兴国 ;
李俊 ;
王玲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4) :74-77
[9]   直播水稻物质生产特点及其高产调控技术研究附视频 [J].
王国忠 ;
彭斌 ;
陆峥嵘 ;
王余龙 .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02) :32-37
[10]   水稻叶面积指数的普适增长模型 [J].
于强,傅抱璞,姚克敏 .
中国农业气象, 1995, (02)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