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瘟性研究——Ⅰ.抗瘟性的生化基础

被引:6
作者
黄新汉
黄厚哲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关键词
抗瘟性; 多酚氧化酶; 细胞; 抗性品种; 水稻; 叶期; 水稻品种; 抗病品种; 稻苗; 过氧化物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七个对稻瘟菌抗感性不同的品籼种为材料,检测了稻苗受瘟茵(Pyricularia oryzae)感染前后叶片内某些生化变动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籼稻苗抗性以5叶期为最高;叶片内抗坏血酸量和自由氨基氨量均是感>抗;木质素生成、类黄酮积累量均是抗>感;感抗型游离酚量相差不大,人工感染后抗性品种酚含量先时降低,48h后回升;弱抗与感性品种正相反,酚含量先时升高,48h后缓慢降低。为探明内在原因,检测了过氧化物酶与多酚氧化酶,抗性品种感染后比活力均上升,48h达到上限,感病者延至96h达到上限;比活力升降时相与含酚量降升时相正好对准。据此认为水稻抗瘟机制度是瘟菌入侵激活氧化酶类,于24—48h内将酚类急剧氧化,使菌丝与受侵细胞一起被毒杀。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