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理论之变革

被引:25
作者
余凌云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行政主体; 法人; 类比; 变革;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0.08.030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行政主体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形式上借用了法、日概念的外壳,实质上却有将民事主体理论、法人学说迁入行政法的痕迹。当前行政主体理论遇到的问题,是与法人制度渐行渐远的结果。通过彻底摹写法人,就能够让行政主体理论继续运转下去。而目前处于上风的、仿效德、法"分权主体模式"之建议,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必须做有条件的引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反思与超越: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批判 [J].
章剑生 .
北方法学, 2008, (06) :68-76
[2]   多元化背景下行政主体之建构 [J].
薛刚凌 .
浙江学刊, 2007, (02) :5-13
[3]   中法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比较研究 [J].
潘小娟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4) :79-82
[4]   法人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立法问题之探讨(中) [J].
马骏驹 .
法学评论, 2004, (05) :28-39
[6]   论公共行政之发展与行政主体多元化 [J].
石佑启 .
法学评论, 2003, (04) :59-66
[7]   论法人的权利能力 [J].
尹田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01) :76-82
[8]   中国地方自治论 [J].
喻希来 .
战略与管理, 2002, (04) :9-23
[9]   行政主体之再思考 [J].
薛刚凌 .
中国法学, 2001, (02) :31-41
[10]   重构行政主体范式的尝试 [J].
沈岿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6) :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