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环境宪法的新发展及其规范阐释
被引:149
作者:
张翔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环境宪法;
部门法的宪法化;
国家目标;
环境权;
法律保留;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8.03.007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通过2018年的宪法修改,我国环境宪法的规范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生态文明"等内容的入宪,体现了"部门法的宪法化",也回应了环境法的价值诉求。我国环境宪法采用了"国家目标"而非"环境权"的规定方式,但却通过对国家权力课予不同层次的义务,满足了"环境权入宪"的功能期待。我国宪法既有的环境保护的国家目标条款体系,经由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增加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谐美丽"等价值宣示,得到了原则性强化。对环境保护目标的落实,也应与序言"国家根本任务"中的其他国家目标相协调。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务院职权,表明生态环保并非严格法律保留事项,但实践仍需要妥当处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职责分配。对宪法修改后形成的"环境宪法"的诸规范,必须在宪法与部门法"交互影响"的原理下作出体系融贯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193
+193-194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