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低渗透油藏“甜点”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以松辽盆地南部扶杨油层为例
被引:10
作者:
肖芝华
[1
]
钟宁宁
[1
]
赵占银
[2
]
黄志龙
[1
]
宋立忠
[2
]
张振英
[1
]
谭建波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扶杨油层;
松辽盆地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杨油层的地质解剖,将低渗透油藏"甜点"的成藏模式分为"直排型"和"断层供油型"2种类型。综合分析认为烃源岩、储集层、沉积物源和断层是"甜点"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优质烃源岩发育提供充足油源,超压为排烃动力,烃源岩与储集层广泛紧密接触;泉四段Ⅰ砂组和Ⅲ砂组含油性好于Ⅱ砂组和Ⅳ砂组,Ⅰ砂组顶薄砂岩厚,Ⅱ-Ⅳ砂组砂体由断层沟通油源;储集层厚度大于3m,主要沉积相为主河道和河漫滩相;主河道砂体聚油、通榆物源主河道砂体含油性好于保康物源主、次河道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