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贵州三岔河硫铁矿矿床中假象黄铁矿的发现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9
作者:
夏学惠
机构:
[1] 化学工业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假象黄铁矿,H2S交代作用,煤系硫铁矿,硫铁矿矿床成因,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贵州三岔河硫铁矿矿床是西南硫矿带内大型矿床之一。矿床产在二叠系龙潭煤系底部,矿体呈层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在矿床的下部发现一层由假象黄铁矿组成的矿石。柱状假象黄铁矿的特点是:As含量高,CO/Ni值>1,S/Se值<20000,且交代结构明显。通过假象黄铁矿物性特征、主微量元素、硫同位素的研究,证明它系成岩过程中H2S交代火山物质中的辉石或间石类矿物的产物。西南硫矿带煤系硫铁矿的形成与火山作用有关。成矿物质源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期后气液,经沉积-成岩作用形成黄铁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