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梯湖泊富营养化自然地理因素及效应

被引:4
作者
曹金玲 [1 ]
许其功 [1 ,2 ]
席北斗 [1 ,2 ]
高如泰 [1 ]
姜磊 [1 ]
丁京涛 [1 ]
毛敬英 [1 ,3 ]
孙雪松 [1 ,4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系统工程研究室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关键词
湖泊富营养化; 驱动因素; 富营养化效应;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曲线估计; 拟合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了明晰影响我国地形地貌第二级阶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自然地理驱动因素,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采用曲线回归方法分析了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云南和新疆湖泊中Chl-a以及营养状态综合指数(TLI)与自然地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均水深、海拔以及年均温与TLI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拟合模型分别符合三次/对数模型、二次模型和三次模型.Chl-a与年平均日照时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拟合模型符合二次/三次模型.分析富营养化效应,藻类生长对透明度的影响以及营养物质对浮游藻类的生态效应(Chl-a/TP),结果发现,新疆湖泊中Chl-a与透明度呈倒数关系,云南湖泊中Chl-a与透明度呈幂函数关系;Chl-a与总磷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分别为177.595(云南)和222.758(新疆).影响我国第二级阶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自然地理驱动因素是湖泊的平均水深、海拔、年均温度及年平均日照时数,透明度与Chl-a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营养物质TP对浮游藻类的生态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49 / 18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三峡水库支流营养状态评价方法 [J].
许秋瑾 ;
郑丙辉 ;
朱延忠 ;
李涵 ;
蒋丽佳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4) :453-457
[2]   湖泊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方法及其修复策略 [J].
金相灿 ;
胡小贞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3) :374-379
[3]   四川省泸沽湖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J].
石昱祯 .
山西建筑, 2010, 36 (02) :146-148
[4]   体现新疆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以新疆达坂城镇区为例 [J].
饶娟 ;
傅超英 .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11) :81-83
[5]   湖泊营养物基准的制定方法研究进展 [J].
霍守亮 ;
陈奇 ;
席北斗 ;
郭旭晶 ;
陈艳卿 ;
刘鸿亮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2) :743-748
[6]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 [J].
王明翠 ;
刘雪芹 ;
张建辉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5) :47-49
[7]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8]  
中国湖泊环境[M]. 海洋出版社 , 金相灿等 著, 1995
[9]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 1990
[10]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等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