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

被引:20
作者
郝锦花
王先明
机构
[1]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人文学院
[2]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天津
[3] 天津
关键词
私塾; 乡村社会; 文化; 新学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9 [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清末学制改革后 ,乡村社会形成了别具特色、新旧并存的二元教育模式。在这种新旧对峙的二元教育结构中 ,乡间私塾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乡土适应性位居乡间文化的霸主地位。乡间私塾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乡村学校 ,而且在社会功能上仍然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并更显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J].
田正平 ;
杨晓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1) :5-13
[2]   民初广东教育改革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J].
Zhou Xingliang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2) :80-87
[3]  
中国教育督导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江铭主编, 2003
[4]  
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变迁[M]. 人民出版社 , 王先明,郭卫民主编, 2002
[5]  
中国绅士的收入[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费成康,王寅通译, 2001
[6]  
近代绅士[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王先明著, 1997
[7]  
普通教育[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李桂林等 编, 1995
[8]  
梁漱溟全集[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 著, 1991
[9]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朱有﹩主编, 1987
[10]  
中国教育改造[M]. 安徽人民出版社 , 陶行知 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