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环境再造人工顶板锚索支护设计

被引:3
作者
周科平 [1 ,2 ]
朱和玲 [1 ,2 ]
肖雄 [1 ,2 ]
陈庆发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湖南省深部金属矿产开发与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开采环境再造; 预应力锚索; 数值模拟; 支护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53.6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高价值软破矿体的特点和试验开采环境再造连续采矿方法,并以顶板沉降量和塑性区范围为判据,运用FLAC3D软件对人工顶板预应力锚索支护进行模拟分析。设计3种锚网支护方案分别为:方案1,网度为4m×6m;方案2,网度为6m×8m;方案3,网度为8m×10m。通过比较各方案下顶板的沉降量、塑性区范围以及锚索最大轴力变化等参数,筛选出最佳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中顶板最大沉降量仅为4.24cm,塑性破坏区延伸高度小于7m,锚索最大轴力为16.59MN,且变化平稳,满足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经济合理的要求,而其他方案结果参数均超出混凝土顶板的稳定性极限,由此得出方案1为最佳设计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119 / 11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现代金属矿床开采科学技术.[M].古德生等; 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2]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M].于学馥 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
[3]   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地压演化过程的控制与仿真 [J].
周科平 ;
朱和玲 ;
肖雄 ;
陈庆发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17-422
[4]   锚索与锚杆联合锚固支护岩坡的有限元分析 [J].
曾祥勇 ;
邓安福 .
岩土力学, 2007, (04) :790-794
[5]   金川深部高应力巷道锚喷支护设计与数值模拟技术 [J].
高谦 ;
宋建国 ;
余伟健 ;
王正辉 .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02) :279-284
[6]   基于拉格朗日差分法的全长注浆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J].
彭文祥 ;
赵明华 ;
袁海平 ;
林杭 ;
何忠明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1002-1007
[7]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判方法新探讨 [J].
李宁 ;
陈蕴生 ;
陈方方 ;
张志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9) :1941-1944
[8]   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岩体支护效果数值分析研究 [J].
朱维申 ;
刘建华 ;
杨法玉 .
岩土力学, 2006, (07) :1087-1091
[9]   复杂充填体下矿体开采安全顶板厚度非线性预测方法 [J].
周科平 ;
苏家红 ;
古德生 ;
史秀志 ;
向仁军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1094-1099
[10]   深部开采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J].
孙晓明 ;
何满潮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2)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