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和降雨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朱燕琴 [1 ]
赵志斌 [2 ]
齐广平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2]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类型; 坡面; 侵蚀;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2.002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基于定西市安家沟流域2014―2016年连续3年侵蚀性降雨产流产沙资料,研究了植被类型和降雨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性降雨可分为3类:A雨型(短历时、中高雨强)、B雨型(中雨量、小雨强)和C雨型(大雨量、小雨强),产流产沙频次为B雨型>C雨型>A雨型。径流系数油松林(6.915%~9.379%)、小麦地(5.838%~9.034%)和苜蓿地(6.610%~9.671%)分别是冰草地(2.724%~5.246%)的1.7~2.5倍,是沙棘林(2.296%~3.863%)的2~3倍。A雨型的径流系数大于B雨型和C雨型,B雨型和C雨型是产流的主要降雨类型。年均土壤流失量为小麦地(1.478~3.478 t/hm2)>苜蓿地(0.558~2.079 t/hm2)>油松林(0.459~0.887 t/hm2)>冰草地(0.097~0.253 t/hm2)>沙棘林(0.012~0.038 t/hm2)。小麦地的土壤流失量分别是油松林的3~5倍,是冰草地的14倍,在坡度10°,15°,20°年均土壤流失量分别是沙棘林的123,130,92倍。C雨型对油松林产沙量的贡献率最大,B雨型次之,A雨型最小。A雨型对沙棘林产沙量的贡献率高达79%~86%,高强度、短历时降雨是沙棘林产沙的主要雨型。A雨型对小麦地和苜蓿地产沙量贡献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坡度20°中、高雨强是小麦地和苜蓿地产沙量增加的主要雨型。小麦地、苜蓿地、油松林、冰草地的径流深与土壤流失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流失量的增速为小麦地>苜蓿地>油松林>冰草地,随着坡度的增大产沙速度加快。研究结果可为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科学指导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鲁中山地天然降雨对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D].李赛.山东农业大学.2016, 03
  • [2] 降雨因素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的研究.[D].马鹏.西南大学.2013, 12
  • [3] 雨强和坡度对嵌套砾石红壤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王蕙
    胡秀君
    山成菊
    [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32 (04) : 24 - 29
  • [4] 红壤区小流域次降雨产流产沙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寇馨月
    姜学兵
    黄俊
    金平伟
    林丽萍
    徐舟
    李乐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37 (06) : 34 - 42
  • [5] 华南红壤区坡面产流产沙对植被的响应
    廖义善
    孔朝晖
    卓慕宁
    李定强
    [J]. 水利学报, 2017, 48 (05) : 613 - 622
  • [6] 降雨因子对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
    林锦阔
    李子君
    许海超
    姜爱霞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 36 (05) : 7 - 12+19
  • [7] 植被类型对黄土坡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王全九
    赵光旭
    刘艳丽
    张鹏宇
    柴晶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4) : 195 - 201
  • [8] 黄土高原生态退化与恢复
    袁晓波
    尚振艳
    牛得草
    傅华
    [J]. 草业科学 , 2015, (03) : 363 - 371
  • [9]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丘陵山区坡面侵蚀产沙量的影响
    陈众
    田丰
    董俊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01) : 186 - 191
  • [10] 陕北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下降雨对坡面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
    艾宁
    魏天兴
    朱清科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2) : 26 - 30+35